拼音 | tài jiǎ | 注音 | ㄊㄞˋ ㄐㄧㄚˇ |
首字母 | tj | 詞性 | 名詞 |
近義詞 | 甲骨文、 商代、 商朝、 商國 | ||
反義詞 | 太乙、 太乙真人 | ||
基本解釋 | 1.星名。即太乙。唐王勃《益州夫子廟碑》"華蓋西臨﹐藏五云于太甲。"唐杜甫《大歷三年春將適江陵漂泊》詩"五云高太甲﹐六月曠摶扶。"仇兆鰲注引嚴羽《滄浪詩話》"太甲﹐即太乙。甲乙相近而誤用也。"一說﹐"華蓋在旁六星曰六甲﹐分陰陽而配節(jié)候。太甲﹐恐是六甲一星之名。"見宋王應麟《困學紀聞.評詩》。 |
太甲(生卒年不詳),子姓,名至。商湯嫡長孫,太丁之子,外丙和仲壬之侄,商朝第四位君主。
太甲繼位之初,由四朝元老伊尹輔政,伊尹連寫《肆命》、《祖后》等幾篇文章,教導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,努力做一位明君。在伊尹的督促下,太甲在繼位后前兩年,其作為還過得去,但從第三年起就不行了,他任意地發(fā)號施令,一味享樂,暴虐百姓,朝政昏亂,又破壞湯制定的法規(guī)。伊尹雖百般規(guī)勸,他都聽不進去,伊尹只好將他放逐到商湯墓地附近的桐宮(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北),讓他自己反省,自己攝政當國,史稱“伊尹放太甲”。太甲在桐宮三年,悔過自責,伊尹又將他迎回亳都(今商丘谷熟鎮(zhèn)),還政于他。重新當政的太甲能修德,諸侯都歸順商王,百姓得以安寧。
太甲共在位23年,病死,傳說其死后葬于歷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