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章說:“陳仲子難道不是真正的正直廉潔之人嗎?居住在於陵,三天不吃飯,耳朵聽不見,眼睛看不到。井邊有棵李子樹,金龜子的幼蟲已蛀食大半,他摸索著爬過去取來吃,吞咽了三口,耳朵才聽得見,眼睛才看得見。”
孟子說:“在齊國的人士中,我必定是把陳仲子看著頂呱呱的人。然而,仲子怎么稱得上廉潔呢?如果要推廣仲子的操守,那只有變成蚯蚓才能做到。那蚯蚓,吞食地面上的干土,飲用地底下的泉水。而仲子所居住的房屋,是象伯夷那樣廉潔的人建造的呢?還是象盜跖那樣的強(qiáng)盜所建造的呢?他所吃的糧食,是象伯夷那樣廉潔的人種植的呢?還是象盜跖那樣的強(qiáng)盜所種植的?這些都還不知道哇!”
匡章說:“這有什么妨礙呢?他親自編織草鞋,妻子開辟紡織麻線的事,用這些去交換來的?!?br /> 孟子說:“仲子,是齊國的大家世族;他的哥哥陳戴,有封地在蓋邑,年收入萬鐘;他認(rèn)為他哥哥的俸祿不是最佳行為方式得來的俸祿而不食用,認(rèn)為他哥哥的房屋不是最佳行為方式得來的房屋而不居住,因此避開哥哥離開母親,獨(dú)自住到於陵。有一天回來,正好碰上有人送一只鵝來,他皺著眉頭說:‘要這嘎嘎叫的東西干什么?’過了幾天,他母親殺了這只鵝給他吃,他正吃著,他哥哥從外面回來,說:‘這便是那嘎嘎叫的東西的肉。’仲子一聽,便跑到外面把肉嘔吐出來。母親的東西不吃,妻子的食物卻吃;兄長的房屋不住,於陵的房屋卻去住,這樣能稱得上是廉潔的典范嗎?象陳仲子這樣的人,恐怕只有把自己變成蚯蚓后才能符合他的廉潔作風(fēng)吧?”
注釋
1.匡章:人名,齊國人,曾在齊威王和宣王朝做過將軍。
2.陳仲子:齊國人,因他居住在於陵,后人稱他為於陵子,是個(gè)思想家?!痘茨献印し赫撚?xùn)》:“季襄、陳仲子立節(jié)抗行,不入洿君之朝,不食亂世之食,遂餓而死?!?br />3.於陵:齊國地名,在今山東長山縣南。
4.螬:即蠐螬。金龜子的幼蟲。白色,圓柱狀,向腹面彎曲。居糞土中,吃農(nóng)作物的根和莖。俗稱地蠶、土蠶、核桃蟲?!肚f子·至樂》:“鳥足之根為蠐螬?!?br />5.巨擘:大拇指。引申為特殊人物之意。
6.纑:(lu盧)《左傳·昭公十九年》:“因紡纑。”《說文》:“纑,布縷也。從糸,盧聲?!边@里用為紡織麻線之意。
7.蓋:地名,在今山東沂水縣西北。
8.辟:績麻,即把麻分開,把短的續(xù)長。
9.頻顣(cu促):同顰蹙,形容皺著眉頭。憂愁的樣子。
10.鶃:(yi義)鶃,同“鶂”,鵝叫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