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黄网站,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,2021免费的一级片,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网,精品国产欧美,免费看美女乱轮黄色片,午夜成人在线视频

查詢

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

(其一)

暫憑樽酒送無憀,

莫損愁眉與細(xì)腰。

人世死前惟有別,

春風(fēng)爭擬惜長條?

(其二)

含煙惹霧每依依,

萬緒千條拂落暉。

為報(bào)行人休盡折,

半留相送半迎歸。

補(bǔ)充糾錯
上一篇詩文: 憶匡一師
下一篇詩文: 相和歌辭·江南曲
譯文及注釋 補(bǔ)充糾錯
譯文
暫且借著這杯酒遣散無聊,不要損壞了你的柳葉眉與楊柳腰。
人世間除了死亡沒有比得上離別更痛苦了,春風(fēng)不因?yàn)閻巯ЯΧ蛔岆x苦之人去攀折。

籠罩在煙霧中的茂密的柳條,每枝都依依不舍,萬千枝條在日暮里拂走斜陽。
為了告訴行人不要為情折盡枝條,柳條送走行人也歡迎來客。

注釋
離亭:離別的驛亭,即驛站,是離別處。
賦得折楊柳:賦詩來詠折柳送別。《折楊柳》是曲子名。
送:遣散。
無憀(liáo):即無聊,無所依賴,指愁苦。
愁眉與細(xì)腰:柳葉比眉,柳枝的柔軟比腰,有雙關(guān)意。
爭擬:怎擬,即不擬,即為了惜別,不想愛惜柳條。
含煙惹霧:籠罩在煙霧中的茂密的柳條。
依依:狀戀戀不舍。

參考資料:

1、李商隱 著 周振甫 注 .李商隱選集 :江蘇教育出版社 鳳凰出版?zhèn)髅郊瘓F(tuán) ,2006 :299-301 .

2、劉學(xué)鍇 李翰 .李商隱詩選評 :上海古籍出版社 ,2003 :192-193 .

3、李商隱 著 黃世中 選注 .李商隱詩選 :中華書局 ,2006 :178-180 .

展開?
賞析 補(bǔ)充糾錯
這兩首詩與杜牧《贈別》主題相同,即和心愛的姑娘分別時的離別之作,但寫法各別。離亭指分別時所在之地,亭即驛站。賦得某某,是古人詩題中的習(xí)慣用語,即為某物或某事而作詩之意。詩人在即將分別的驛站之中,寫詩來詠嘆折柳送別這一由來已久但仍然吸引人的風(fēng)俗,以表達(dá)惜別之情。

  第一首起句寫雙方當(dāng)時的心緒。彼此相愛,卻活生生地拆散了,當(dāng)然感到無聊,但又勢在必別,無可奈何,所以只好暫時憑借杯酒,以驅(qū)散離愁別緒。次句寫行者對居者的安慰:“既然事已至此,不能挽回,那又有什么辦法呢?所希望于你的,就是好好保重身體。你本來已是眉愁腰細(xì)的了,哪里還再經(jīng)得起損傷?”這句先作一反跌,使得情緒放松一下,正是為了下半首把它更緊張起來。第三句是一句驚心動魄的話。除了死亡,沒有什么比分別更令人痛苦。這句話是判斷,是議論,然而又是沉痛的抒情。第四句緊承第三句,針對第二句。既然如此,即使春風(fēng)有情,不能因?yàn)閻巯чL長的柳條,而不讓那些滿懷著“人世死前惟有別”的痛苦的人們?nèi)ケM量攀折。這一句的“惜”字,與第二句的“損”字互相呼照。因?yàn)槌蠲技?xì)腰,既是正面形容這位姑娘,又與楊柳雙關(guān),以柳葉比美女之眉,柳身比美女之腰,乃是古典詩歌中的傳統(tǒng)比喻。莫損也有莫折之意在內(nèi)。

  第二首四句一氣直下,又與前首寫法不同。前半描寫楊柳風(fēng)姿可愛,無論在煙霧之中,還是在夕陽之下,都是千枝萬縷,依依有情。而楊柳既如此多情,它就不會只管送走行人,而不管迎來歸客。送行誠可悲,而迎歸則可喜。因此,就又回到上一首的“莫損愁眉與細(xì)腰”那句雙關(guān)語。就人來說,去了,還是可能回來的,不必過于傷感以至于損了愁眉與細(xì)腰;就柳來說,既然管送人,也就得管迎人,不必將它一齊折掉。折掉一半,送人離去;留下一半,迎人歸來,則為更好。

參考資料:

1、蕭滌非 .唐詩鑒賞辭典 :上海辭書出版社 ,1983 :1186-1187 .

2、劉學(xué)鍇 李翰 .李商隱詩選評 :上海古籍出版社 ,2003 :192-193 .

展開?
詩文作者
李商隱
李商隱

李商隱(約813年-約858年),字義山,號玉溪(谿)生,又號樊南生,祖籍懷州河內(nèi)(今河南焦作沁陽),出生于鄭州滎陽(今河南鄭州滎陽市),晚唐著名詩人,和杜牧合稱“小李杜”,與溫庭筠合稱為“溫李”。

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,為數(shù)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。他擅長詩歌寫作,駢文文學(xué)價值也很高,其詩構(gòu)思新奇,風(fēng)格秾麗,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,優(yōu)美動人,廣為傳誦。但部分詩歌(以錦瑟為代表)過于隱晦迷離,難于索解,至有“詩家總愛西昆好,獨(dú)恨無人作鄭箋”之說。

唐文宗開成二年(837年),李商隱登進(jìn)士第,曾任秘書省校書郎、弘農(nóng)尉等職。因卷入“牛李黨爭”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,一生困頓不得志。唐宣宗大中末年(約858年),李商隱在鄭州病故,死后葬于故鄉(xiāng)滎陽。也有人說他葬于祖籍地懷州雍店(今沁陽山王莊鎮(zhèn))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。

561 篇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