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城山居梅萬塢,冒雪曾來扣僧戶。
爛然如見會群妃,白鳳繽紛下瑤圃。
數(shù)片輕吹著鬢華,乍看是雪又疑花。
迷魂亂眼春如海,那辨南枝映竹斜。
獨(dú)披鶴氅穿林去,凍壓寒梢應(yīng)幾樹。
聽響方知夜灑時,聞香始識繁開處。
回首春風(fēng)憶舊游,夢尋歸路隔羅浮。
年來驢背無詩思,醉踏塵??兆猿睢?/p>
聞道君家溪上下,玉蕊瓊英巧相亞。
履跡誰來東郭朝,笛聲不起南樓夜。
翠羽驚啼莫怨猜,破寒宜共一樽開。
雪晴花發(fā)須相記,我亦扁舟乘興來。
高啟(1336-1374),漢族,元末明初著名詩人,文學(xué)家。字季迪,號槎軒,長洲(今江蘇蘇州市)人。元末隱居吳淞青丘,自號青丘子。高啟才華高逸,學(xué)問淵博,能文,尤精于詩,與劉基、宋濂并稱“明初詩文三大家”,又與楊基、張羽、徐賁被譽(yù)為“吳中四杰”,當(dāng)時論者把他們比作“初唐四杰”。又與王行等號“北郭十友”。
明洪武初,以薦參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,受命教授諸王。擢戶部右侍郎,力辭不受。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,獲罪被誅。高啟曾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龍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為歌頌張士誠,連坐腰斬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鳧藻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