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藏本同涂,明哲遇輒安。
畎畝道可樂,肯思負鼎干。
膰肉倘愛禮,豈遽涉汶川。
大哉天地準,笑汝士女耽。
丈人三吳秀,此理久已參。
緬懷洛京老,知音賞英咸。
佳名表棟宇,妙語來江山。
至今編簡香,不謂室有蘭。
君看為邦問,正在簞瓢間。
閱世從川流,如愚安石磐。
圣門惟若人,始可語易占。
不見擊辭中,巋然特書顏。
行藏本同涂,明哲遇輒安。
畎畝道可樂,肯思負鼎干。
膰肉倘愛禮,豈遽涉汶川。
大哉天地準,笑汝士女耽。
丈人三吳秀,此理久已參。
緬懷洛京老,知音賞英咸。
佳名表棟宇,妙語來江山。
至今編簡香,不謂室有蘭。
君看為邦問,正在簞瓢間。
閱世從川流,如愚安石磐。
圣門惟若人,始可語易占。
不見擊辭中,巋然特書顏。
周必大(1126年8月15日—1204年10月25日),字子充,一字洪道,自號平園老叟。原籍鄭州管城(今河南鄭州),至祖父周詵時居吉州廬陵(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(zhèn)周家村)。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學家,“廬陵四忠”之一。
紹興二十一年(1151年)進士及第。紹興二十七年(1157年),舉博學宏詞科。曾多次在地方任職,官至吏部尚書、樞密使、左丞相,封許國公。慶元元年,以觀文殿大學士、益國公致仕。嘉泰四年(1204年),卒于廬陵,追贈太師。開禧三年(1207年),賜謚文忠,寧宗親書“忠文耆德之碑”。
周必大工文詞,為南宋文壇盟主。與陸游、范成大、楊萬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。著有《省齋文稿》、《平園集》等,后人匯為《益國周文忠公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