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黄网站,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,2021免费的一级片,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网,精品国产欧美,免费看美女乱轮黄色片,午夜成人在线视频

查詢

定風(fēng)波·志在煙霞慕隱淪

志在煙霞慕隱淪,功成歸看五湖春。一葉舟中吟復(fù)醉,

云水,此時方認(rèn)自由身。

花島為鄰鷗作侶,深處,經(jīng)年不見市朝人。

已得希夷微妙旨,潛喜,荷衣蕙帶絕纖塵。

十載逍遙物外居,白云流水似相于。乘興有時攜短棹,

江島,誰知求道不求魚。

到處等閑邀鶴伴,春岸,野花香氣撲琴書。

更飲一杯紅霞酒,回首,半鉤新月貼清虛。

又見辭巢燕子歸,阮郎何事絕音徽。簾外西風(fēng)黃葉落,

池閣,隱莎蛩叫雨霏霏。

愁坐算程千萬里,頻跂,等閑經(jīng)歲兩相違。

聽鵲憑龜無定處,不知,淚痕流在畫羅衣。

雁過秋空夜未央,隔窗煙月鎖蓮塘。往事豈堪容易想,

惆悵,故人迢遞在瀟湘。

縱有回文重疊意,誰寄?解鬟臨鏡泣殘妝。

沉水香消金鴨冷,愁永,候蟲聲接杵聲長。

簾外煙和月滿庭,此時閑坐若為情。小閣擁爐殘酒醒,

愁聽,寒風(fēng)葉落一聲聲。

惟恨玉人芳信阻,云雨,屏帷寂寞夢難成。

斗轉(zhuǎn)更闌心杳杳,將曉,銀釭斜照綺琴橫。

補充糾錯
上一篇詩文: 南鄉(xiāng)子·乘彩舫
下一篇詩文: 浣溪沙
譯文及注釋 補充糾錯
譯文
多么仰慕當(dāng)年的范蠡,他的志向本就在青山綠水、煙霧云霞之中,吳亡越興,功成名就時隱姓埋名,寄身于太湖的煙波浩渺之中??v情山水,寄興風(fēng)月。云水中駕一葉扁舟,把酒吟誦,其樂融融。此時此刻,才知道自由的可貴,身心兩忘是多么的難得。
與繁花似錦的小島為鄰,和自由飛翔的鷗鳥做伴,多年不見那追逐利祿的豪商巨宦,早已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,怎不暗自慶選擇了這飄飄欲仙的隱居生活。

注釋
煙霞:云氣,多泛指山林、山水,這里指歸隱之所。唐·李群玉《送人隱居》詩:“平生自有煙霞志。久欲拋身狎隱淪?!?br />隱淪:隱姓埋名。淪之意為“沒”。唐·祖詠《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(yè)》詩:“何必桃源里.深居作隱淪?!?br />“功成”句:用越王勾踐滅吳后,大夫范蠡功成身退、隱跡五湖的故事。五湖:太湖。
一葉:形容船小如樹葉。
鷗作侶:與鷗為伴,這里指棲身世外、忘懷得失的隱居生活?!读凶印S帝》載,有人愛好鷗鳥,不存機心,鷗鳥亦樂于親近。
深處:深居簡出。
經(jīng)年:年復(fù)一年。
市朝:偏義復(fù)詞,指朝堂。市,交易買賣的場所。朝,官府治事的處所。后以市朝多指爭名奪利的場所。
希夷:無聲為希、無色為夷,猶言虛寂玄妙?!独献印罚骸耙曋灰娒恳?,昕之不聞名日希?!焙由瞎ⅲ骸盁o色日夷,無聲日希?!笔捊y(tǒng)《謝敕參解講啟》:“至理希夷.微言淵奧,非所能鐨仰?!绷谠队尴娦颉罚骸俺櫭?,混希夷,寂寥而莫我知也。”
微妙旨:精微玄妙的義旨。
潛喜:心中暗喜,發(fā)自衷心的喜悅。
荷衣蕙帶:荷葉制成的衣服,香革制成的帶子。代稱隱士衣服。屈原《九歌·少司命》:“荷衣兮蕙帶,倏而來兮忽而逝?!?br />絕:擺脫,不沾染。
纖塵:微塵,這里指俗世。

參考資料:

1、費振剛,顧農(nóng),徐俠.《中國歷代名家流派詞傳·花間派詞傳》.長春:吉林人民出版社,1999:658

2、吳熊和,沈松勤.《唐五代詞三百首》.長沙:岳麓書社,1994:219-220

3、張養(yǎng)年.《豪放詞》.合肥:安徽人民出版社,2001:46

4、方智范,李康化.《短籬殘菊·閑逸集》.北京:中國青年出版社,1997:17-18

5、林兆祥.《唐宋花間廿四家詞賞析》.鄭州:中州古籍出版社,2011:380

6、王友勝.《唐宋詞選》.西安:太白文藝出版社,2004:81

7、馬敬芳.《豪放詞》.西寧:青海人民出版社,2004:27-28

展開?
創(chuàng)作背景 補充糾錯
  這首詞約作于同光三年(925)前蜀被滅亡后,詩人身上發(fā)生了由魏闕向江湖的轉(zhuǎn)變。既隱逸,就自然以道家避世思想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。于是寫下此詞直抒胸臆地把歸隱思想和盤端出,以表示自己“志煙霞”“慕隱淪”的志趣。
展開?
賞析 補充糾錯
  李珣也曾寫過一些隱逸之詞,如《漁父》、《漁歌子》等。這首《定風(fēng)波》是借范蠡事以明己志。范蠡亡吳霸越之后,功成身退,乘一葉扁舟泛游于五湖之上,嘯傲風(fēng)月于山水之間,過著隱逸生活。作者對他深懷仰慕之情,認(rèn)為其人高潔無上。詞的開頭即點明他志在煙霞,仰慕隱淪,贊頌范蠡,也是表達自己的心愿。次句是說范蠡功成身退,泛游五湖,飽賞湖上春光。接句續(xù)寫退隱之樂,一葉扁舟,徜徉湖上,舟中飲酒吟詩,其樂融融。“云水”二字概括了大自然的無限美好,令人陶醉。這時便深切地意識到無官一身輕的愉悅。這反映了作者對世俗的厭倦。

  下片繼續(xù)寫隱逸之樂。與“花島”為鄰,鷗鳥為伴,隱居于奇山異水的幽深之處,生活是何等的安閑恬適。在這里長年看不見追名逐利的流俗之輩??梢哉f這里已經(jīng)進入了老子所說的“希夷”的微妙境界了。果真能得到老子所說的微妙之道,心中怎能不暗暗自喜。結(jié)句“荷衣蕙帶絕纖塵”,又用神的服飾,比喻隱者的高潔和一塵不染,大有飄飄欲仙的況味。

  全詞表現(xiàn)仰慕隱淪,申明作者抱有與范蠡同帶的煙霞之志。范蠡歸隱是在功成之后,見越王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,不可與之同安樂,便毅然退隱。而李珣“以秀才豫受賓貢,事蜀主衍”,未能立功,即遭亡國之痛。兩人同是退隱,卻心境不一。此詞純用白描,直抒胸臆,與作者所寫的風(fēng)土詞不一樣,在“花間”詞里也屬罕見。
展開?
詩文作者
李珣
李珣

李珣(855?-930?),晚唐詞人。字德潤,其祖先為波斯人。居家梓州(四川省三臺)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。

30 篇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