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昔王昭君,遠(yuǎn)嫁單于去。
上馬出宮門,琵琶語如訴。
昔為漢宮妃,覓句繞沙磧。
一吟三徘徊,日卓人影直。
孤鴻云中來,對我聲嚦嚦。
乃知晴天好,物類各有適。
頃刻片云生,雪花大如席。
偉哉復(fù)偉哉,造物真戲劇。
一昔王昭君,遠(yuǎn)嫁單于去。
上馬出宮門,琵琶語如訴。
昔為漢宮妃,覓句繞沙磧。
一吟三徘徊,日卓人影直。
孤鴻云中來,對我聲嚦嚦。
乃知晴天好,物類各有適。
頃刻片云生,雪花大如席。
偉哉復(fù)偉哉,造物真戲劇。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詩人、詞人、宮廷琴師。字大有,號水云,亦自號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進(jìn)士。南宋度宗時以曉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內(nèi)廷。元軍下臨安,隨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時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獄中,汪元量不顧個人安危,常去探望,兩人以詩唱和,互相激勵,結(jié)下了深厚情誼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許可,出家為道士,離開大都還江南,暗中結(jié)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贛一帶鼓動反元,圖謀恢復(fù)宋室江山。與民族志士謝翱來往甚密。謝翱曾作《續(xù)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頌其抗元活動。晚年退居杭州,為道士以終。
汪元量在詩歌的創(chuàng)作上有很深的造詣,其詩大多為記亡國之戚、去國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詩史”之譽(yù)?!端膸烊珪偰刻嵋吩u論道:“其詩多慷慨悲歌,有故宮離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據(jù)以征信?!庇小逗筋惛濉肺寰怼ⅰ端萍芬痪韨魇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