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似是東君客,漏洩春風犯寒坼。
冰肌玉骨照雙泉,應為孤根借泉脈。
先生狂得次公醒,詩思藹藹飄晴云。
為憐老拙有舊分,俾預勝賞沾清芬。
我時被酒酒實透,香撲鼻端曾一嗅。
別來飛雪往未能,想見精神愈高瘦。
西湖處士真詩仙,東坡老人所推先。
豈知此花自奇絕,神助妙語相爭妍。
浪言投李報瓊玖,牛后何如作雞口。
我今無物報投瓊,木李雖輕聊藉手。
先生標致良可人,此詩不減花娉婷。
相當欹枕初得句,夜興冠坐如驚霆。
愿君追作淮夷雅,換取公卿重文價。
嗟予衰矣不復論,但欲高門容駟馬。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,廬州濡須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歲。善文,明白曉暢,詩亦真樸有致。為人慷慨有氣節(jié)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。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調(diào)歷陽丞。紹興和議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陳辱國非便。大忤秦檜意,謫監(jiān)南雄鹽稅。坐是淪廢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轉(zhuǎn)運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庫總目》相山詞一卷,《文獻通考》傳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