曉來天氣濃淡,微雨輕灑。近清明,風絮巷陌,煙草池塘
,盡堪圖畫。艷杏暖、妝
臉勻開,弱柳困、宮腰低亞。是處麗質盈盈,巧笑嬉嬉,
手簇秋千架。戲彩球羅綬
,金雞芥羽,少年馳騁,芳郊綠野。占斷五陵游,奏脆管
、繁弦聲和雅。
向名園深處,爭泥畫輪,競羈寶馬。取次羅列杯盤,就芳
樹、綠陰紅影下。舞婆娑
,歌宛轉,彷佛鶯嬌燕姹。寸珠片玉,爭似此、濃歡無價
。任他美酒,十千一斗,
飲竭仍解金貂貰。恣幕天席地,陶陶盡醉太平,且樂唐虞
景化。須信艷陽天,看未
足、已覺鶯花謝。對綠蟻翠蛾,怎忍輕舍。
柳永(約984年—約1053年),原名三變,字景莊,后改名柳永,字耆卿,因排行第七,又稱柳七,福建崇安人,北宋著名詞人,婉約派代表人物。
柳永出身官宦世家,少時學習詩詞,有功名用世之志。咸平五年(1002年),柳永離開家鄉(xiāng),流寓杭州、蘇州,沉醉于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。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柳永進京參加科舉,屢試不中,遂一心填詞。景祐元年(1034年),柳永暮年及第,歷任睦州團練推官、余杭縣令、曉峰鹽堿、泗州判官等職,以屯田員外郎致仕,故世稱柳屯田。
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,也是兩宋詞壇上創(chuàng)用詞調最多的詞人。柳永大力創(chuàng)作慢詞,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,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,以適俗的意象、淋漓盡致的鋪敘、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,對宋詞的發(fā)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