丈人幾八十,歲晚益窮經(jīng)。
陰陽判九六,天地環(huán)丙丁。
初若發(fā)泉穴,漸已澄滄溟。
所寶非世有,愿充天子庭。
問我久京國,鬢發(fā)何星星。
無乃矜才能,吐論生風霆。
不爾負潔修,揚眉自娉婷。
昏翳本來性,憔悴百歲形。
子知大方家,真精潛杳冥。
萬花一相遇,起滅如秋螢。
而於須臾間,計較罍與瓶。
膏消見遠照,水燼聞余馨。
唯公懇懇誨,敢怠拳拳聽。
追思嚮踐歷,媿汗曾未停。
決然趨所適,金刀貴發(fā)硎。
去矣汴流駛,薰風送揚舲。
蔡襄(1012年3月7日—1067年9月27日),字君謨,漢族,北宋福建路興化軍仙游縣慈孝里赤湖蕉溪(今福建省仙游縣楓亭鎮(zhèn)九社青澤亭)人。北宋著名書法家、政治家、茶學家。
天圣八年(1030年),蔡襄登進士第,先后任館閣???、知諫院、直史館、知制誥、龍圖閣直學士、樞密院直學士、翰林學士、三司使、端明殿學士等職,出任福建路轉運使,知泉州、福州、開封和杭州府事。治平四年(1067年),蔡襄逝世。累贈少師,謚號“忠惠”。
蔡襄為官正直,所到之處皆有政績。就任泉州知府時,主持建造萬安橋(洛陽橋);就任福州知府時,去處民間巫蠱的危害;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轉運使(省長)時,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驛道松;在園林藝術上,君謨主持制作武夷茶“小龍團”。所著《茶錄》總結了古代制茶、品茶的經(jīng)驗,而《荔枝譜》則被稱贊為“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”。蔡襄工于書法,詩文清妙,其書法渾厚端莊,淳淡婉美,自成一體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有《蔡忠惠公全集》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