歙山碧參差,歙水綠演漾。
之子山水間,筑室傲天壤。
山空鳥飛鳴,水凈魚下上。
觀魚悟至樂,聽鳥悅幽響。
一樽泯悲歡,萬事齊俯仰。
人境兩翛然,無復(fù)塵區(qū)想。
故人石渠英,緣以命堂榜。
作詩羨高懷,中服非外獎。
嗟今急名人,疾足投世網(wǎng)。
心撓跡固喧,求得道已枉。
茲理曾莫知,所趨岐已兩。
予亦慕子徒,泉石久思往。
何當(dāng)伴琴觴,一鼓東南槳。
歙山碧參差,歙水綠演漾。
之子山水間,筑室傲天壤。
山空鳥飛鳴,水凈魚下上。
觀魚悟至樂,聽鳥悅幽響。
一樽泯悲歡,萬事齊俯仰。
人境兩翛然,無復(fù)塵區(qū)想。
故人石渠英,緣以命堂榜。
作詩羨高懷,中服非外獎。
嗟今急名人,疾足投世網(wǎng)。
心撓跡固喧,求得道已枉。
茲理曾莫知,所趨岐已兩。
予亦慕子徒,泉石久思往。
何當(dāng)伴琴觴,一鼓東南槳。
強(qiáng)至,字幾圣,錢塘(今杭州)人。慶歷六年進(jìn)士,充泗州司理參軍,歷官浦江、東陽、元城令。熙寧九年卒,年五十五。其子強(qiáng)浚明收集其遺文,編《祠部集》四十卷,曾鞏為之序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