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黄网站,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,2021免费的一级片,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网,精品国产欧美,免费看美女乱轮黄色片,午夜成人在线视频

查詢

醉留東野

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,長恨二人不相從。吾與東野生并世,

如何復(fù)躡二子蹤。東野不得官,白首夸龍鐘。韓子稍奸黠,

自慚青蒿倚長松。低頭拜東野,原得終始如駏蛩。

東野不回頭,有如寸筳撞巨鐘。我愿身為云,

東野變?yōu)辇?。四方上下逐東野,雖有離別無由逢。

補充糾錯
上一篇詩文: 貞女峽
下一篇詩文: 短燈檠歌
譯文及注釋 補充糾錯
譯文
當(dāng)年因為讀了李白杜甫的詩,常常遺憾他們不常在一起。
我與孟郊是同一時代的人,為什么也像他們一樣別多聚少呢?
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職,年老的時候號稱行動笨拙。
我稍微狡猾了些,慚愧地像小草依附長松一樣依附著孟郊的才華。
低下頭拜見孟郊,與他相互依存。
孟郊卻不回頭,就像用小樹枝去撞鐘一樣。
我愿意變身成為云,孟郊變成龍。
四方上下追逐著孟郊,即使人世間有離別這回事也碰不上了。

注釋
東野:即孟郊(751-814),字東野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)人,唐代詩人,韓愈的好友。
不相從:不常在一起。
并世:同一時代。并,同。
如何復(fù)躡二子蹤:為什么又像他們那樣(別多聚少)呢?復(fù),又。躡,踩、追隨。二子,指李白和杜甫。
不得官:寫詩時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職。
夸:號稱。
龍鐘:年老行動笨拙之態(tài)。
韓子:韓愈自指。
奸黠(xiá):狡猾。
青蒿:小草,韓愈自比。
長松:比喻孟郊有喬木之才。
駏蛩: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,常背負(fù)另一種叫“蟨”的動物行走,蟨則為它取甘草吃,它們互相幫助為生。
寸筳:小竹枝,這里也是韓愈自比。
巨鐘:比喻孟郊。
雖有離別何由逢:即使人世間有離別這回事也碰不上了。逢,遇。

參考資料:
1、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.語文讀本3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5年:66頁
展開?
創(chuàng)作背景 補充糾錯
  此詩約作于貞元十四年(798年),當(dāng)時韓愈在汴州(治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)刺史董晉幕中做觀察推官。孟郊原來客游在汴,孟郊將要離開汴州南行,韓愈賦此詩留別。

參考資料:
1、程千帆、沈祖棻注評.古詩今選:鳳凰出版社,2010.04:第289頁
展開?
賞析 補充糾錯
  前四句自比李杜。韓少孟十七歲。孟詩多寒苦遭遇,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淺俗,追求瘦硬。與賈島齊名,故有“郊寒島瘦”之稱。韓詩較孟粗放,所以以韓比李,以孟比杜。這里雖未出現(xiàn)“留”字,但緊緊扣住了詩題《醉留東野》中的“留”字,深厚友情自然流露,感人至深。

  五至八句對二人的處境現(xiàn)狀和性格作了比較?!皷|野不得官,白首夸龍鐘”。詩人在過去的詩中曾以“雄驁”二字評東野,即說他孤忠耿介,傲骨錚錚。“白首夸龍鐘”,一“夸”字即寫“雄驁”。緊接著韓愈寫自己,“韓子稍奸黠,自慚青蒿倚長松?!表n承認(rèn)自己有點“滑頭”,比起孟來有時不那么老實,所以能周旋于官場。在東野這株郁郁高松面前,自慚有如青蒿。意思是說,我今在幕中任職,不過依仗一點小聰明,比起孟郊的才能,實在是自愧弗如。

  最后一段,祝愿二人友誼長存。我十分崇拜孟郊,我愿做驅(qū)蛩,負(fù)孟避禍。孟郊這樣做下去,我和孟郊的才能相差懸殊,猶如“寸莛撞鉅鐘”。我愿變?yōu)樵疲辖甲優(yōu)辇垼篱g雖然有離別的事,但我們二人如云龍相隨,永不分離。

  本詩以“醉”言出之,肆口道來,設(shè)想奇僻,幽默風(fēng)趣;開篇即表示對李、杜的向往,既表達了與友人惜別之情,又可看出詩人在詩歌藝術(shù)上的追求與自信。

  全詩通俗易懂,朗朗上口。多次用典豐富而含蓄地表達對孟郊的推崇,如《易經(jīng)·乾卦·文言》說:“同聲相應(yīng),同氣相求,云從龍。風(fēng)從虎?!毕M约汉兔辖甲?yōu)樵坪妄?。同時作者借“醉酒”用“夸龍鐘”與“稍奸黠”形容孟郊與自己,足見兩人感情深厚。

參考資料:

1、李月輝.《名畫唐詩佳句欣賞》: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,2002年:第297頁

2、孫昌武.韓愈選集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3.04:第9頁

展開?
詩文作者
韓愈
韓愈

韓愈(768年—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。河南河陽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。自稱“郡望昌黎”,世稱“韓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杰出的文學(xué)家、思想家、哲學(xué)家、政治家。

貞元八年(792年),韓愈登進士第,兩任節(jié)度推官,累官監(jiān)察御史。后因論事而被貶陽山,歷都官員外郎、史館修撰、中書舍人等職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,參與討平“淮西之亂”。其后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。晚年官至吏部侍郎,人稱“韓吏部”。長慶四年(824年),韓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贈禮部尚書,謚號“文”,故稱“韓文公”。元豐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伯,并從祀孔廟。

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(dǎo)者,被后人尊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與柳宗元并稱“韓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后人將其與柳宗元、歐陽修和蘇軾合稱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他提出的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氣盛言宜”、“務(wù)去陳言”、“文從字順”等散文的寫作理論,對后人很有指導(dǎo)意義。著有《韓昌黎集》等。

450 篇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