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詩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10月版:第330頁
2、于海娣 等.唐詩鑒賞大全集.北京:中國華僑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76-79頁
3、徐中玉 金啟華.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(一).上海: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,1999年9月版:第485-486頁
1、于海娣 等.唐詩鑒賞大全集.北京:中國華僑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76-79頁
2、蕭滌非 等.唐詩鑒賞辭典.上海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83年12月版:第114-118頁
王昌齡(698—757),字少伯,漢族,河東晉陽(今山西太原)人,又一說京兆長安人(今西安)人。盛唐著名邊塞詩人。
王昌齡早年貧苦,主要依靠農(nóng)耕維持生活,30歲左右進士及第。初任秘書省校書郎,而后又擔任博學宏辭、汜水尉,因事被貶嶺南。開元末返長安,改授江寧丞。被謗謫龍標尉。安史亂起,被刺史閭丘曉所殺。
王昌齡與李白、高適、王維、王之渙、岑參等人交往深厚。其詩以七絕見長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,有“詩家夫子王江寧”之譽,又被后人譽為“七絕圣手”。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,與高適、王之渙齊名,時謂王江寧。有文集六卷,今編詩四卷。
代表作有《從軍行七首》《出塞》《閨怨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