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黄网站,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,2021免费的一级片,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网,精品国产欧美,免费看美女乱轮黄色片,午夜成人在线视频

查詢

卜算子·感舊

蜀客到江南,長憶吳山好。吳蜀風流自古同,歸去應(yīng)須早。
還與去年人,共藉西湖草。莫惜尊前仔細看,應(yīng)是容顏老。
補充糾錯
上一篇詩文: 富人之子
下一篇詩文: 蝶戀花·暮春別李公擇
譯文及注釋 補充糾錯
譯文
蜀地的人去過江南后,就會常常想起江南的美好。自古以來蜀地和江南風光景致都同樣被人稱贊,要游覽就要及早去。
還是與去年的友人一起又來到了西湖邊上,一同坐在西湖邊的草地上。盡情飲酒行樂,仔細端詳,發(fā)現(xiàn)只有我們變老了。

注釋
蜀客:詞人自稱,蜀,四川的簡稱。蘇軾是四川眉山人,客居江南。
吳山:在杭州。吳,在此泛指今江浙一帶。
風流:此指風光景致美妙。同:此指同樣被人稱道。
藉(jiè):坐臥其上。
莫惜尊前:指盡情飲酒行樂。尊前:在酒樽之前。指酒筵上。

參考資料:

1、王水照 朱剛.蘇軾詩詞文選評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4:44

2、水照 王宜璦.蘇軾詩詞選注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:225

3、葉嘉瑩.蘇軾詞新釋輯評:中國書店,2007:194-196

展開?
創(chuàng)作背景 補充糾錯
公元1074年(宋神宗熙寧七年)三月,蘇軾在從京口(今江蘇鎮(zhèn)江)返回錢塘的途中,創(chuàng)作了此詞,寄給在杭州的同僚和詩友陳襄。

參考資料:
1、王水照 王宜璦.蘇軾詩詞選注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:225
展開?
賞析 補充糾錯
這首詞的上片寫對杭州的懷念,下片想象歸后同游共飲的情景。全詞表現(xiàn)了作者對時光飛逝,今是昨非的一種感嘆。

  詞的上片寫對杭州的懷念。

  開端從自身宦游的行蹤說起,并傾注了對杭州的懷念之情:“蜀客到江南,長憶吳山好?!薄笆窨汀?,表明了客籍的身份?!敖稀?、“吳山”,借指杭州,前者從地理位置說,后者則從山水美景說?!伴L憶”,是就行役在外而言,一個“好”字則概括了對杭州的總體印象。

  事實上,詞人從熙寧四年(1071年)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開始,就與杭州結(jié)下了不解之緣。他贊美“余杭自是山水窟”(《將之湖州戲贈莘老》),甚至說“故鄉(xiāng)無此好湖山”(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》之五),他拿起多彩多姿的詩筆,盡情地歌頌和描繪美麗的西湖風光,留下了《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》之二、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》之一、《有美堂暴雨》等精美的詩篇。因此,詞人說他“長憶吳山好”,完全是出于真誠,雖然年近不惑,而不失其赤子之心。他又把吳、蜀作了比較,表達了早歸的愿望:“吳蜀風流自古同,歸去應(yīng)須早?!彼f的“歸去”是指歸杭州或是歸故鄉(xiāng)(蜀地),敘“自京口還錢塘道中”一語說得很清楚,當然是指眼前要去的目的地。既然“吳蜀風流自古同”,那么歸吳(杭州)也就形同歸蜀,與上文懷念杭州之意相承。

  下片想象歸后同游共飲的情景。

  過片承上“歸去”句,展開了與陳襄同游西湖的想象:“還與去年人,共藉西湖草。”兩人坐在西湖邊碧綠的草地上,共賞大自然美景,這是富有詩意的賞心樂事。妙在詞人不作平平敘寫,而是將溫馨的回憶與對未來的想象“迭印”在一起,這就平添了詩的意蘊。兩句既表達了友情,又扣住杭州美景來寫,與上文“吳山好”、“吳蜀風流”相照應(yīng)。篇末兩句進而想象共飲的情景,要友人在宴會上仔細看一下,怕是自己容顏變得衰老了。這兩句扣合著自身行役在外、數(shù)月未歸的經(jīng)歷,流露出歲月流逝、羈旅勞苦的感慨。出語坦率而略帶詼諧,這是真摯的友情一種自然的表露。

參考資料:

1、王水照 朱剛.蘇軾詩詞文選評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4:44

2、王水照 王宜璦.蘇軾詩詞選注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0:225

展開?
詩文作者
蘇軾
蘇軾

蘇軾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號鐵冠道人、東坡居士,世稱蘇東坡、蘇仙。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欒城,北宋文學家、書法家、畫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蘇軾進士及第。宋神宗時曾在鳳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職。元豐三年(1080年),因“烏臺詩案”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學士、侍讀學士、禮部尚書等職,并出知杭州、潁州、揚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黨執(zhí)政被貶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時追贈太師,謚號“文忠”。

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(lǐng)袖,在詩、詞、散文、書、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縱橫恣肆;其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“蘇黃”;其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與歐陽修并稱“歐蘇”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蘇軾亦善書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畫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東坡七集》、《東坡易傳》、《東坡樂府》等傳世。

3597 篇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