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
風(fēng)緊雨密,池中荷葉上的水珠像擊得粉碎的玉璧碎塊似的向四周拋灑。密集的雨點,隨著風(fēng)勢斜襲著緊閉的窗隙。風(fēng)雨侵秋林,使林中發(fā)出似怨似泣的聲音。我凝視著對面雨幕中一座孤零零的小土山,山上的草木由碧轉(zhuǎn)黃,不覺興起人生苦短之感,于是緊鎖眉頭,愁上心頭。涼風(fēng)襲人,頭上雖然裹著頭巾,但仍舊感到陣陣寒意。由此想起添加衣衫。但衣衫雖在,那曾經(jīng)為我漏夜趕制這衣衫的人兒如今卻在哪兒呢?最沒有意思的是人去樓空,只剩下我孤身一人,室中無人打掃,常會身沾灰塵,額觸蛛網(wǎng)。
我這位離井背鄉(xiāng),在外羈旅行役,以度生計的人,此刻即使去園中所見的也無非是殘柳敗花,而這凄涼的秋景,又與當(dāng)日與蘇姬分手時的西園景色極為相似,更加引起傷感情緒。西風(fēng)漸起,穿著一雙破屐,在舊地林下路、水邊石重游。在蟋蟀的悲鳴聲中,好夢難果。因思念故土,歸心似箭,根本沒有心思去欣賞暮寒中江村里發(fā)出的哀笛聲??罩械娘w雪,浮蘋背面的茸毛,蘆的花絮都是純白色的,但與我的雙鬢相比,還是不如我的頭發(fā)白。
注釋
瑞鶴仙:詞牌名。又名“一捻紅”。此詞雙調(diào)一百零二字,前片十句七仄韻,后片十二句六仄韻。
捎:一本作“梢”。
小山:畫屏上的山巒。迭:一本作“送”。
岸幘(zé):頭巾覆在額上,把頭巾撤起露出前額。岸,露額;幘,頭巾。此表示態(tài)度酒脫,不拘束。
砧(zhēn):搗衣石。
銀屏:代指姬之住處。剪尺:女子用物,代指愛姬。
燕:喻指去姫。
羅額;羅幕的橫額。
分:情分。
屐(jī):木鞋,鞋的通稱。
那聽:哪堪聽。
蘋(pín):水中植物。又名田字草、四字菜。
參考資料:
1、趙慧文 徐育民.吳文英詞新釋輯評(上).北京:中國書店,2007:19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