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黄网站,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,2021免费的一级片,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网,精品国产欧美,免费看美女乱轮黄色片,午夜成人在线视频

查詢

吳中田婦嘆(和賈收韻)

今年粳稻熟苦遲,庶見霜風來幾時。

霜風來時雨如瀉,杷頭出菌鎌生衣。

眼枯淚盡雨不盡,忍見黃穗臥青泥!

茆苫一月垅上宿,天晴獲稻隨車歸。

汗流肩赪載入市,價賤乞與如糠粃。

賣牛納稅拆屋炊,慮淺不及明年饑。

官今要錢不要米,西北萬里招羌兒。

龔黃滿朝人更苦,不如卻作河伯婦!

補充糾錯
下一篇詩文: 法惠寺橫翠閣
譯文及注釋 補充糾錯
譯文
才在苦惱今年稻谷熟得這樣遲,還指望不久就有秋風起。
誰知秋風起來時,還夾著劈頭瓢潑的大雨。
風雨不歇地下潮濕,耙頭鐮刀都長出霉衣。
眼睜睜看著黃金金稻穗泡在泥地里,心里好比刀兒在割陣陣的疼。
眼睛哭干淚哭盡,老天爺還是下雨不肯停。
個把月來搭個茅棚棚田埂上睡,天轉(zhuǎn)晴趕緊收谷用車兒運回。
滿身汗肩頭壓得通通紅,買谷人還價就和買糠碎米一個樣!
沒辦法只好賣牛去交稅,沒燒的只有拆屋來煮吃的。
目光短救眼前急還不知行不行,哪里想得到明年還會不會有饑荒。
官家眼下要的是錢不要米,說是要用錢親近那西北邊的羌人兒。
都說滿朝里都是姓龔姓黃的好官吏,到頭來我們百姓反倒更遭罪。
無路可走活不下去受不了這個苦,想去想來不如跳河一死做個河神婦。

注釋
吳中:指江浙一帶。
賈收:字耘老,烏程人,蘇軾的朋友,著有詩集《懷蘇集》。
粳(jīng):俗稱“大米”,亦名“秔”,稻谷的總稱。
庶:差不多。
瀉:傾瀉。
杷(pá):同“耙”,翻土的農(nóng)具。
出菌:發(fā)霉。
鐮(lián):收割谷物和割草的農(nóng)具。
衣:這里指鐵銹。
眼枯:謂淚水流盡。
忍:這里指不忍。
黃穗(suì):成熟的稻穗。
茅苫(shān):茅棚。苫,草簾子。
赪(chēng):紅色。
粞(xí):碎米。
“官今”句:當時推行的新法規(guī)定,交稅,免役均用現(xiàn)鈔。農(nóng)民必須把實物換成錢幣。結(jié)果市場上出現(xiàn)了“錢荒米賤”的現(xiàn)象,導致田地荒疏,民躲避稅收而流離失所。
龔(gōng)黃:龔遂、黃霸,均是漢代寬政恤民的清官。這里借指推行新法的官員,是反語。
河伯:指河神。

參考資料:

1、霍松林 等.宋詩鑒賞辭典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87:341-343

2、孫凡禮 劉尚榮.蘇軾詩詞選:中華書局,2005:33

3、王水照 朱剛.蘇軾詩詞文選評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3:55-56

展開?
創(chuàng)作背景 補充糾錯
這首詩是作者于宋神宗熙寧五年(公元1072年)冬作于湖州。蘇軾作此詩時,王安石的一系列新法正在全國范圍內(nèi)逐步施行。這對緩和宋王朝的社會矛盾,調(diào)節(jié)封建生產(chǎn)關(guān)系等方面雖然有積極作用,但也出現(xiàn)一些弊端,蘇軾有感于此,蒿目時艱,寫下了《吳中田婦嘆》這首社會政治詩。

參考資料:
1、霍松林 等.宋詩鑒賞辭典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87:341-343
展開?
賞析 補充糾錯
這首詩在江南秋雨成災(zāi)的背景下創(chuàng)作而成,詩中描繪了江浙一帶農(nóng)民的悲慘生活情景和作者的深切同情,以及對苛稅弊政的揭露抨擊。全詩分為二大段,前八句為第一大段,寫雨災(zāi)造成的苦難,后八句為第二大段,寫虐政害民更甚于秋澇。這首詩敘事抒情,間用議論,寫得真實動人,含蓄而情深。

  詩的開頭二句寫今年粳稻的成熟期甚晚,幸虧沒有多時秋天就來到了。點明了秋收的季節(jié)。緊接著詩人運轉(zhuǎn)筆鋒,直寫雨災(zāi)?!八L”二句寫滂沱大雨使快成熟的粳稻無法開鐮收割。爬梳的農(nóng)具因長期大雨潮濕而發(fā)了霉,鐮刀也生了銹。這里用農(nóng)具“出菌”、“生衣”來表現(xiàn)災(zāi)情之嚴重,使常景變成了奇句,顯示出詩人獨特的藝術(shù)才華。

  “眼枯淚盡雨不盡”,這是化用杜甫《新安吏》:“莫自使眼枯,收汝淚縱橫;眼枯即見骨,天地終無情”的詩意。在即將收割的秋季遇上連續(xù)如注的大雨,農(nóng)民必定憂心如焚,傷心得落盡眼淚。必不忍心看著金黃色的稻穗倒伏在泥田里?!懊┥弧倍溆蓛?nèi)心的傷痛轉(zhuǎn)寫搶收的行動。為了搶救粳稻,農(nóng)民在田頭邊搭起了茅草棚,住宿在里面看管了一個月。好不容易盼到了晴天,趕緊搶收運載而歸。然而他們卻不能享受這辛勤勞動得來的果實。

  “汗流”以下八句通過谷賤傷農(nóng)的事實,抨擊了造成錢荒的新法流弊。詩人先敘述農(nóng)民擔糧入市,汗流浹背,磨腫肩膀;后寫米價低賤就同糠和碎米一樣。經(jīng)過多么艱苦的勞動,換來的卻是那么微薄的收入?!百u?!倍涑猩辖沂玖速x稅的繁重。農(nóng)民無奈只有賣牛湊錢納稅,為了燒飯,只得拆下屋里的木頭,以解救燃眉之急,而顧不上明年的饑荒。這種夸張的筆墨,與司馬光在熙寧七年(1074年)《應(yīng)詔言朝政闕失狀》中所寫農(nóng)民“若值兇年,無谷可糶,吏責其錢不已,故賣田,則家家賣田;欲賣屋,則家家賣屋;欲賣牛,則家家賣?!币粯樱际瞧娴目浯笱赞o。不過,在新法條例中,如青苗法、免役法等都規(guī)定賦稅要錢不收米。當時百姓有米而官府不要米,百姓無錢而必要錢。這就造成一時米賤錢荒的社會問題。詩中“官今要錢不要米”,觸及時政流弊的實質(zhì)?!拔鞅薄本涫侵府敃r為了抗擊西夏,王安石采用王韶的建議,對西北沿邊羌人蕃部進行招撫,雖有利于鞏固邊防,但也花費了不少錢。這必然加重人民的負擔,而官吏催逼,唯錢是求,使農(nóng)民走投無路,難以為生。最后二句借用典故收結(jié),把全詩的氣氛推到了高潮。龔遂任勃海太守,黃霸任潁川太守,他們都是以恤民寬政著名的官吏。這里的“龔黃滿朝”是帶著明顯嘲諷意味的?!昂硬畫D”,是用《史記》中西門豹傳的故事。在戰(zhàn)國時鄴縣豪紳與女巫假托“河伯娶婦”,敲詐勒索,殘害百姓。西門豹任鄴縣令時,為民除害,施計把巫婆投入河中。作者借用來表明百姓被逼得無路可走,不如投河自盡。這種用意蘇軾后來在元祐元年(1086年)寫的《乞不給散青苗錢斛狀》中說得很明確:“二十年間,因欠青苗,至賣田宅、雇妻子、投水自縊者,不可勝數(shù),朝廷忍復行之歟?”

  蘇軾這首譏訕新法的詩篇,它的特點并不是用政治圖解的方式來表達思想傾向,而是選取典型的生活情景和人物的行動,通過敘事抒情,間用議論的方式,形象地反映社會現(xiàn)實生活,真實動人。全詩的結(jié)構(gòu)布局緊緊扣住詩題的“嘆”字,寫得層次分明而又步步深入。首先嘆息稻熟苦遲,其次哀嘆秋雨成災(zāi),復次喟嘆谷賤傷農(nóng),末以嘲諷官吏,逼民投河作結(jié),更令人怵目驚心。整個詩篇的字里行間充滿了詩人對勞動農(nóng)民苦難遭遇的深切同情,盡管這是與反對新法的偏見交織在一起,也是不能輕易抹煞的。

參考資料:
1、霍松林 等.宋詩鑒賞辭典:上海辭書出版社,1987:341-343
展開?
詩文作者
蘇軾
蘇軾

蘇軾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號鐵冠道人、東坡居士,世稱蘇東坡、蘇仙。漢族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欒城,北宋文學家、書法家、畫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蘇軾進士及第。宋神宗時曾在鳳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職。元豐三年(1080年),因“烏臺詩案”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學士、侍讀學士、禮部尚書等職,并出知杭州、潁州、揚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黨執(zhí)政被貶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時追贈太師,謚號“文忠”。

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(lǐng)袖,在詩、詞、散文、書、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縱橫恣肆;其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“蘇黃”;其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與歐陽修并稱“歐蘇”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蘇軾亦善書,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畫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東坡七集》、《東坡易傳》、《東坡樂府》等傳世。

3597 篇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