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中文字幕黄网站,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,2021免费的一级片,狠狠狠狼鲁亚洲综合网,精品国产欧美,免费看美女乱轮黄色片,午夜成人在线视频

查詢

初發(fā)彭城有感寄子瞻

秋晴卷流潦,古汴日向干。

扁舟久不解,畏此行路難。

此行亦不遠,世故方如山。

我持一寸刃,巉絕何由刊。

念昔各年少,松筠閟南軒。

閉門書史叢,開口治亂根。

文章風云起,胸膽渤澥寬。

不知身安危,俯仰道所存。

橫流一傾潰,萬類爭崩奔。

孔融漢儒者,本自輕曹瞞。

誓將貧賤身,一悟世俗昏。

豈意十年內(nèi),日夜增濤瀾。

生民竟憔悴,游宦豈復(fù)安。

水深水益熱,人知蹈憂患,甄豐且自叛,劉歆茍盤桓。

而況我與兄,飽食顧依然。

上愿天地仁,止此禍亂源。

歲月一徂逝,尚能反丘園。

補充糾錯
上一篇詩文: 王詵都尉寶繪堂詞
下一篇詩文: 將至南京雨中寄王鞏
詩文作者
蘇轍
蘇轍

蘇轍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號潁濱遺老,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)人,北宋文學家、詩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蘇轍登進士第,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、商州軍事推官。宋神宗時,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出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隨張方平、文彥博等人歷職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獲召入朝,歷官右司諫、御史中丞、尚書右丞、門下侍郎等職。因上書勸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職知汝州。此后連貶數(shù)處。蔡京掌權(quán)時,再降朝請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許州。

政和二年(1112年),蘇轍去世,年七十四,追復(fù)端明殿學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時累贈太師、魏國公,宋孝宗時追謚“文定”。

蘇轍與父親蘇洵、兄長蘇軾齊名,合稱“三蘇”。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,以散文著稱,擅長政論和史論,蘇軾稱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嘆之聲,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”。其詩力圖追步蘇軾,風格淳樸無華,文采少遜。蘇轍亦善書,其書法瀟灑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詩傳》、《春秋傳》、《欒城集》等行于世。

2118 篇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