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雛上馬唱胡歌,錦車已駕折橐駝。
明妃揮淚辭漢主,漢主傷心知奈何。
宮門銅環(huán)雙獸面,回首何時復(fù)來見。
自嗟不若往巫山,布袖蒿簪嫁鄉(xiāng)縣。
萬里寒沙草木稀,居延塞外使人歸。
舊來相識更無物,只有云邊秋雁飛。
愁坐泠泠調(diào)四弦,曲終掩面向胡天。
侍兒不解漢家語,指下哀聲猶可傳。
傳遍胡人到中土,萬一佗年流樂府。
妾身生死知不歸,妾意終期寤人主。
目前美丑良易知,咫尺掖庭猶可欺。
君不見白頭蕭太傅,被讒仰藥更無疑。
司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實,號迂叟。漢族。陜州夏縣(今山西夏縣)涑水鄉(xiāng)人,世稱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學(xué)家、文學(xué)家。
宋仁宗寶元元年(1038年),司馬光登進(jìn)士第,累進(jìn)龍圖閣直學(xué)士。宋神宗時,因反對王安石變法,離開朝廷十五年,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《資治通鑒》。歷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贈太師、溫國公,謚文正,為人溫良謙恭、剛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奮。以“日力不足,繼之以夜”自詡,其人格堪稱儒學(xué)教化下的典范,歷來受人景仰。
司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錄》、《涑水記聞》、《潛虛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