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淮忌水大,我行浩以漫。
泝汴忌水淺,我行幾以乾。
偶與困滯并,將獨為此難。
窮堤有來客,芬芳可與言。
共休綠榆陰,置酒聊慰安。
主人雖倉卒,猶得具甘酸。
酸漬楚梅青,甘摘夏櫻丹。
引觴吞日光,耳熱不復嘆。
俛仰已陳跡,未可忘茲歡。
誰思費生術,幻惑寧盤桓。
泛淮忌水大,我行浩以漫。
泝汴忌水淺,我行幾以乾。
偶與困滯并,將獨為此難。
窮堤有來客,芬芳可與言。
共休綠榆陰,置酒聊慰安。
主人雖倉卒,猶得具甘酸。
酸漬楚梅青,甘摘夏櫻丹。
引觴吞日光,耳熱不復嘆。
俛仰已陳跡,未可忘茲歡。
誰思費生術,幻惑寧盤桓。
梅堯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稱宛陵先生,漢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(qū))人。北宋著名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給事中梅詢從子。
梅堯臣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,歷鎮(zhèn)安軍節(jié)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試,賜同進士出身,為太常博士。以歐陽修薦,為國子監(jiān)直講,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,故世稱“梅直講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堯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梅堯臣少即能詩,與蘇舜欽齊名,時號“蘇梅”,又與歐陽修并稱“歐梅”。為詩主張寫實,反對西昆體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譽為宋詩的“開山祖師”。曾參與編撰《新唐書》,并為《孫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詩小傳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