耆老遮歸路,壺漿滿別筵。
甘棠無一樹,那得淚潸然?
稅重多貧戶,農饑足旱田。
唯留一湖水,與汝救兇年。
[今春增筑錢塘湖堤,貯水以防天旱,故云。]
耆老遮歸路,壺漿滿別筵。
甘棠無一樹,那得淚潸然?
稅重多貧戶,農饑足旱田。
唯留一湖水,與汝救兇年。
[今春增筑錢塘湖堤,貯水以防天旱,故云。]
1、汪啟明選注.白居易詩選:巴蜀書社,2008.5:91
2、霍松林.白居易詩選譯:百花文藝出版社,1959年07月:308
1、霍松林.白居易詩選譯:百花文藝出版社,1959年07月:308
2、姜洪偉注評.白居易詩詞選:黃山書社,2008.8:134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
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