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誨心不亂,莊誡形太勞。
生命既能保,死籍亦可逃。
嘉肴與旨酒,信是腐腸膏。
艷聲與麗色,真為伐性刀。
補(bǔ)養(yǎng)在積功,如裘集眾毛。
將欲致千里,可得差一毫。
[心不亂、形太勞至差一毫,皆出老、莊及諸道書、
仙方、禁誡。]
顏回何為者,簞瓢才自給。
肥醲不到口,年不登三十。
張蒼何為者,染愛浩無際。
妾媵填后房,竟壽百余歲。
蒼壽有何德?回夭有何辜?
誰謂具圣體,不如肥瓠軀?
遂使世俗心,多疑仙道書。
寄問盧先生,此理當(dāng)何如?
老誨心不亂,莊誡形太勞。
生命既能保,死籍亦可逃。
嘉肴與旨酒,信是腐腸膏。
艷聲與麗色,真為伐性刀。
補(bǔ)養(yǎng)在積功,如裘集眾毛。
將欲致千里,可得差一毫。
[心不亂、形太勞至差一毫,皆出老、莊及諸道書、
仙方、禁誡。]
顏回何為者,簞瓢才自給。
肥醲不到口,年不登三十。
張蒼何為者,染愛浩無際。
妾媵填后房,竟壽百余歲。
蒼壽有何德?回夭有何辜?
誰謂具圣體,不如肥瓠軀?
遂使世俗心,多疑仙道書。
寄問盧先生,此理當(dāng)何如?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(hào)香山居士,又號(hào)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(shí)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(shí)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(dǎo)新樂府運(yùn)動(dòng)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
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(xué)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