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衣疏且單,紗帽輕復(fù)寬。
一衣與一帽,可以過炎天。
止于便吾體,何必被羅紈。
宿雨林筍嫩,晨露園葵鮮。
烹葵炮嫩筍,可以備朝餐。
止于適吾口,何必飫腥膻。
飯訖盥漱已,捫腹方果然。
婆娑庭前步,安穩(wěn)窗下眠。
外養(yǎng)物不費,內(nèi)歸心不煩。
不費用難盡,不煩神易安。
庶幾無夭閼,得以終天年。
葛衣疏且單,紗帽輕復(fù)寬。
一衣與一帽,可以過炎天。
止于便吾體,何必被羅紈。
宿雨林筍嫩,晨露園葵鮮。
烹葵炮嫩筍,可以備朝餐。
止于適吾口,何必飫腥膻。
飯訖盥漱已,捫腹方果然。
婆娑庭前步,安穩(wěn)窗下眠。
外養(yǎng)物不費,內(nèi)歸心不煩。
不費用難盡,不煩神易安。
庶幾無夭閼,得以終天年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(dǎo)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
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(xué)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