龜峰深處隱,巖壑靜、萬塵空。任一路白云,山童休掃,卻似崆峒。只恐爛柯人到,怕光陰、不與世間同。旋采生枝帶葉,微煎石鼎團(tuán)龍。
從容。吟嘯百年翁。行樂少扶筇。向鏡水傳心,柴桑袖手,門掩清風(fēng)。如何晉人去后,好林泉、都在夕陽中。禪外更無今古,醉歸明月千松。
龜峰深處隱,巖壑靜、萬塵空。任一路白云,山童休掃,卻似崆峒。只恐爛柯人到,怕光陰、不與世間同。旋采生枝帶葉,微煎石鼎團(tuán)龍。
從容。吟嘯百年翁。行樂少扶筇。向鏡水傳心,柴桑袖手,門掩清風(fēng)。如何晉人去后,好林泉、都在夕陽中。禪外更無今古,醉歸明月千松。
張炎(1248-約1320),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詞人,字叔夏,號玉田,又號樂笑翁。臨安(今浙江杭州)人,祖籍秦州成紀(jì)(今甘肅天水)。貴族后裔(循王張俊六世孫)。祖父張濡,父張樞,皆能詞善音律。前半生富貴無憂。1276年元兵攻破臨安,南宋亡,張炎祖父張濡被元人磔殺,家財被抄沒。此后,家道中落,貧難自給,曾北游燕趙謀官,失意南歸,長期寓居臨安,落魄而終。
著有《山中白云詞》,存詞302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