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宰倒持生殺柄,閑物命長人短命。
松枝上鶴蓍下龜,千年不死仍無病。
人生不得似龜鶴,少去老來同旦暝。
何異花開旦暝間,未落仍遭風雨橫。
草得經(jīng)年菜連月,唯花不與多時節(jié)。
一年三百六十日,花能幾日供攀折。
桃李無言難自訴,黃鶯解語憑君說。
鶯雖為說不分明,葉底枝頭謾饒舌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
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