旱久炎氣盛,中人若燔燒。清風隱何處,草樹不動搖。
何以避暑氣,無如出塵囂。行行都門外,佛閣正岧峣。
清涼近高生,煩熱委靜銷。開襟當軒坐,意泰神飄飄。
回看歸路傍,禾黍盡枯焦。獨善誠有計,將何救旱苗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
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