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年日已老,我身日已閑。閑出都門望,但見水與山。
關(guān)塞碧巖巖,伊流清潺潺。中有古精舍,軒戶無扃關(guān)。
岸草歇可藉,徑蘿行可攀。朝隨浮云出,夕與飛鳥還。
吾道本迂拙,世途多險艱。嘗聞嵇呂輩,尤悔生疏頑。
巢悟入箕潁,皓知返商巔。豈唯樂肥遁,聊復(fù)祛憂患。
吾亦從此去,終老伊嵩間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號香山居士,又號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鄭。是唐代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,唐代三大詩人之一。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(dǎo)新樂府運動,世稱“元白”,與劉禹錫并稱“劉白”。
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“詩魔”和“詩王”之稱。官至翰林學(xué)士、左贊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陽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