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色蒼然,殘陽如血。
一位面目肅然、神情憂郁的晚唐文人,站在晚唐搖搖欲墜的城墻上奮筆疾書: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……”
我曾不止一次固執(zhí)地想穿越時空隧道,逆光陰之流而上,以自己淺薄的見識和稚嫩的目光,去拜見25歲博取進士、而后在競爭中遭受排擠、剛逾“不惑”就傖然而逝的詩人李商隱。
詩人李商隱啊,我想對你說,你的詩篇流芳千載,你的詩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;你的詩篇在祖國燦爛的文化歷史長河中閃閃生輝。吟誦你的詩篇,我有太多的感慨,有太多的話想對你說……
我想對你說,在那個并不尊重知識、黨爭紛起的年代,才華橫溢只會帶給你仕途上的曇花一現(xiàn),憂國憂民、渴望有所作為的愿望自然也會付之東流,正如你所言:“本已高難飽,徒勞恨費聲!”黨爭注定了你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,落得:“心斷新豐酒,消愁又幾千?!钡淖罱K結(jié)局。
我想對你說,在你為后人留下的膾炙人口的瑰麗詩篇中,你隱藏了太多的無奈與悲哀?!盁o題”一定非“無題”。我曾對魯迅先生那句“玉谿生清詞麗名,何敢比肩,而用典太多,剛為我所不滿”心存一絲絲的質(zhì)疑,覺得先生淡化了你“欲言又止”的苦衷。而后人更忽略了你“世界微塵里,吾寧愛與憎”的沉郁內(nèi)心,所以才只會記得你“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。”的纏綿與悱惻。在感人至深的字里行間,你“埋葬”了自己所有的感慨。
我想對你說,在你離去一千年后,我嘗到了升平盛世的歡愉,體驗到了你也許從未體驗過的讀書的快樂。用知識改變自己,用知識改變?nèi)松?,也一定是你夢寐以求最終成為鏡花水月的愿望吧?
也許,我還不能真正讀懂你憂郁眼神里的悲傷與無奈,行云流水中般詩句中隱含的遺憾與悲哀。但我知道你會羨慕我,因為我生在了一個光明的年代。我會好好珍惜自己,把握住今天,因為你說的也許正確:“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?!薄医^不會讓它出現(xiàn)在我身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