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年,夏季,魯桓公和杞侯、莒子在曲池會盟,這是讓杞國和莒國講和。
桓公想和宋國、鄭國講和。秋季,桓公和宋莊公在句瀆之丘會盟。由于不知道宋國對議和有無誠意,所以又在虛地會見;冬季,又在龜?shù)貢?。宋公拒絕議和,所以桓公和鄭厲公在武父結盟,盟后就率領軍隊進攻宋國。發(fā)生這場戰(zhàn)爭,是因為宋國不講信用。
君子說:“如果一再不講信用,結盟也沒有好處。《詩經》說:‘君子多次結盟,反而使動亂滋長?!褪怯捎跊]有信用。”
楚國進攻絞國,軍隊駐扎在南門。莫敖屈瑕說:“絞國地小而人輕浮,輕浮就缺少主意。請對砍柴的人不設保衛(wèi),用這引誘他們?!背趼爮牧饲Φ囊庖?。絞軍俘獲了三十個砍柴人。第二天,絞軍爭著出城,把楚國的砍柴人趕到山里。楚軍坐等在北門,同時在山下設伏兵,大敗絞軍,強迫絞國訂立城下之盟而回國。
在進攻絞國的這次戰(zhàn)役中,楚軍分兵渡過彭水。羅國準備攻打楚軍,派遣伯嘉去偵探,三次遍數(shù)了楚軍的人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