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猿脫兔
jīng yuán tuō tù
startled monkeys or hare -- flee in disorder
“驚猿脫兔”的成語拼音為:jīng yuán tuō tù,注音:ㄐㄧㄥ ㄩㄢˊ ㄊㄨㄛ ㄊㄨˋ,詞性:作賓語、定語;形容行動迅速,年代:近代成語,出處: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三回:“還虧得苗子的腳底板厚,不怕巉巖荊棘,就如驚猿脫兔,漫山越嶺的逃散了。”,基本解釋:如受驚的猿猴、脫逃的兔子。形容迅速奔逃。,例句:明代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張遼大喝一聲,直取趙云。趙云置之不顧,只顧逃走。張遼直追到半山之處,只見前面一棵大樹,驚猿脫兔般一躍而過?!?
拼音 |
jīng yuán tuō tù |
注音 |
ㄐㄧㄥ ㄩㄢˊ ㄊㄨㄛ ㄊㄨˋ |
詞性 |
作賓語、定語;形容行動迅速 |
英文 |
startled monkeys or hare -- flee in disorder |
年代 |
近代成語 |
解釋 |
如受驚的猿猴、脫逃的兔子。形容迅速奔逃。 |
出處 |
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三回:“還虧得苗子的腳底板厚,不怕巉巖荊棘,就如驚猿脫兔,漫山越嶺的逃散了。” |
例句 |
明代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張遼大喝一聲,直取趙云。趙云置之不顧,只顧逃走。張遼直追到半山之處,只見前面一棵大樹,驚猿脫兔般一躍而過?!?/td>
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