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瞪舌強(qiáng)
mù dèng shé qiáng
Gape at one's tongue
“目瞪舌強(qiáng)”的成語拼音為:mù dèng shé qiáng,注音:ㄇㄨˋ ㄉㄥˋ ㄕㄜˊ ㄑㄧㄤˊ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吃驚的神態(tài)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宋·陳亮《眾祭潘用和文》:“俄而于朋輩之中奪其一人而去,使其徒回皇四望,而目瞪舌強(qiáng),不知所以為策?!?,基本解釋: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(fā)愣的樣子。同“目瞪口呆”。,例句:唐代白居易《賦得雙峰山》詩:“山姿石貌,進(jìn)屏拒步,塵頸兩尋歸過。人瞪目舌強(qiáng)。不知去水邊西東,行路四人,攜手上岳登臨,須臾何限,已復(fù)既而所從?!?
拼音 |
mù dèng shé qiáng |
注音 |
ㄇㄨˋ ㄉㄥˋ ㄕㄜˊ ㄑㄧㄤˊ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吃驚的神態(tài) |
英文 |
Gape at one's tongue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(fā)愣的樣子。同“目瞪口呆”。 |
出處 |
宋·陳亮《眾祭潘用和文》:“俄而于朋輩之中奪其一人而去,使其徒回皇四望,而目瞪舌強(qiáng),不知所以為策。” |
例句 |
唐代白居易《賦得雙峰山》詩:“山姿石貌,進(jìn)屏拒步,塵頸兩尋歸過。人瞪目舌強(qiáng)。不知去水邊西東,行路四人,攜手上岳登臨,須臾何限,已復(fù)既而所從?!?/td>
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