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立無援
gū lì wú yuán
be isolated and helpless
“孤立無援”的成語拼音為:gū lì wú yuán,注音:ㄍㄨ ㄌㄧˋ ㄨˊ ㄩㄢˊ,詞性:聯(lián)合式;作狀語、定語;用于人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:“十八年,帝崩,焉耆以中國大喪,遂攻沒都護(hù)陳睦,超孤立無援?!保窘忉專褐挥幸粋€(gè)人或一方面的力量,得不到外力援助。,例句:莊公既礙姜氏之面,又度公孫滑~,不能有為。(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五回)
拼音 |
gū lì wú yuán |
注音 |
ㄍㄨ ㄌㄧˋ ㄨˊ ㄩㄢˊ |
詞性 |
聯(lián)合式;作狀語、定語;用于人 |
英文 |
be isolated and helpless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只有一個(gè)人或一方面的力量,得不到外力援助。 |
出處 |
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:“十八年,帝崩,焉耆以中國大喪,遂攻沒都護(hù)陳睦,超孤立無援?!?/td>
|
例句 |
莊公既礙姜氏之面,又度公孫滑~,不能有為。(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五回)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