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袍同澤
tóng páo tóng zé
comrades in the same army
“同袍同澤”的成語拼音為:tóng páo tóng zé,注音:ㄊㄨㄥˊ ㄆㄠˊ ㄊㄨㄥˊ ㄗㄜˊ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朋友之間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詩經(jīng)·秦風·無衣》:“豈曰無衣,與子同袍。王于興師,修我戈矛,與子同仇。豈曰無衣,與子同澤,王于興師,修我矛戟,與子偕作。”,基本解釋:袍:長衣服的通稱;澤:內(nèi)衣。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,同仇敵愾。比喻共事的關系(多指軍人)。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。,例句:《資治通鑒·唐紀七》:“同袍同澤之義,豈可以刑人!豈可以瞞上官!”
拼音 |
tóng páo tóng zé |
注音 |
ㄊㄨㄥˊ ㄆㄠˊ ㄊㄨㄥˊ ㄗㄜˊ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朋友之間 |
英文 |
comrades in the same army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袍:長衣服的通稱;澤:內(nèi)衣。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,同仇敵愾。比喻共事的關系(多指軍人)。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。 |
出處 |
《詩經(jīng)·秦風·無衣》:“豈曰無衣,與子同袍。王于興師,修我戈矛,與子同仇。豈曰無衣,與子同澤,王于興師,修我矛戟,與子偕作?!?/td>
|
例句 |
《資治通鑒·唐紀七》:“同袍同澤之義,豈可以刑人!豈可以瞞上官!”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