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同狗彘
xíng tóng gǒu zhì
Awful behavior
“行同狗彘”的成語拼音為:xíng tóng gǒu zhì,注音:ㄒㄧㄥˊ ㄊㄨㄥˊ ㄍㄡˇ ㄓˋ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漢·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故此一豫讓也,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,已而抗節(jié)致忠,行出乎列士,人主使然也?!?,基本解釋:舊時指人無恥,行為和豬狗一樣。,例句:《史記·鄒陽列傳》中記載了春秋時期鄒國的一位官員,他原本為人誠實能干,但是一旦身處權(quán)力之中,卻變得奢靡任性,行為乖戾,被人們戲稱為“行同狗彘”。
拼音 |
xíng tóng gǒu zhì |
注音 |
ㄒㄧㄥˊ ㄊㄨㄥˊ ㄍㄡˇ ㄓˋ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 |
英文 |
Awful behavior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舊時指人無恥,行為和豬狗一樣。 |
出處 |
漢·賈誼《治安策》:“故此一豫讓也,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,已而抗節(jié)致忠,行出乎列士,人主使然也?!?/td>
|
例句 |
《史記·鄒陽列傳》中記載了春秋時期鄒國的一位官員,他原本為人誠實能干,但是一旦身處權(quán)力之中,卻變得奢靡任性,行為乖戾,被人們戲稱為“行同狗彘”。 |
補(bǔ)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