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質虎皮
yáng zhì hǔ pí
outwardly strong , inwardly weak
“羊質虎皮”的成語拼音為:yáng zhì hǔ pí,注音:ㄧㄤˊ ㄓˋ ㄏㄨˇ ㄆㄧˊ,詞性:聯(lián)合式;作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漢·揚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羊質而虎皮,見草而悅,見豺而戰(zhàn),忘其皮之虎矣?!?,基本解釋: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(fā)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,例句:~功不就,鳳毛雞膽事難成?!锩鳌ち_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十二回
拼音 |
yáng zhì hǔ pí |
注音 |
ㄧㄤˊ ㄓˋ ㄏㄨˇ ㄆㄧˊ |
詞性 |
聯(lián)合式;作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 |
英文 |
outwardly strong , inwardly weak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(fā)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出處 |
漢·揚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羊質而虎皮,見草而悅,見豺而戰(zhàn)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 |
例句 |
~功不就,鳳毛雞膽事難成。 ★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十二回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