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莛叩鐘
yǐ tíng kòu zhōng
To ring a bell
“以莛叩鐘”的成語拼音為:yǐ tíng kòu zhōng,注音:ㄧˇ ㄊㄧㄥˊ ㄎㄡˋ ㄓㄨㄥ,詞性: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漢·東方朔《答客難》:“以管窺天,以蠡測海,以莛撞鐘,豈能通其條貫,考其文理,發(fā)其音聲哉?!?,基本解釋:莛:草莖。原意是鐘的音量大,用草莖去敲,就不能使它發(fā)出應有的響聲。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。,例句:今欲上質(zhì)高賢,又恐語涉淺陋,未免“~”,自覺唐突,何敢冒昧請教!★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六回
拼音 |
yǐ tíng kòu zhōng |
注音 |
ㄧˇ ㄊㄧㄥˊ ㄎㄡˋ ㄓㄨㄥ |
詞性 |
偏正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 |
英文 |
To ring a bell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莛:草莖。原意是鐘的音量大,用草莖去敲,就不能使它發(fā)出應有的響聲。后比喻學識淺薄的人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。 |
出處 |
漢·東方朔《答客難》:“以管窺天,以蠡測海,以莛撞鐘,豈能通其條貫,考其文理,發(fā)其音聲哉。” |
例句 |
今欲上質(zhì)高賢,又恐語涉淺陋,未免“~”,自覺唐突,何敢冒昧請教! ★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六回 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