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壞長城
zì huài cháng chéng
self-destruct
“自壞長城”的成語拼音為:zì huài cháng chéng,注音:ㄗˋ ㄏㄨㄞˋ ㄔㄤˊ ㄔㄥˊ,詞性: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自己破壞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《南史·檀道濟傳》:“乃壞汝萬里長城。”,基本解釋: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(yè)。,例句:明代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東周列國志》:“其中河山界碑,盡為馬場犢牧人所用,每日屢受賊黨破壞,可謂自壞長城。”
拼音 |
zì huài cháng chéng |
注音 |
ㄗˋ ㄏㄨㄞˋ ㄔㄤˊ ㄔㄥˊ |
詞性 |
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自己破壞 |
英文 |
self-destruct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(yè)。 |
出處 |
《南史·檀道濟傳》:“乃壞汝萬里長城?!?/td>
|
例句 |
明代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東周列國志》:“其中河山界碑,盡為馬場犢牧人所用,每日屢受賊黨破壞,可謂自壞長城?!?/td>
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