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土逐害
fēi tǔ zhú hài
Fly to the ground
“飛土逐害”的成語拼音為:fēi tǔ zhú hài,注音:ㄈㄟ ㄊㄨˇ ㄓㄨˊ ㄏㄞˋ,詞性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打獵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勾踐陰謀外傳》:“孝子不忍見其父母為禽獸所食,故作彈以守之,絕鳥獸之害。故歌曰‘?dāng)嘀窭m(xù)竹,飛土逐害’之謂也。”,基本解釋:拋擲土丸以逐禽獸。,例句:古代有個(gè)國家名叫魯國,國王派了一位大臣去打擊邊境上的土匪。這位大臣經(jīng)過艱苦的努力,成功地把土匪趕出了國境,使得國家恢復(fù)了安定。這個(gè)故事后來就成了成語“飛土逐害”的典故。
拼音 |
fēi tǔ zhú hài |
注音 |
ㄈㄟ ㄊㄨˇ ㄓㄨˊ ㄏㄞˋ |
詞性 |
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打獵 |
英文 |
Fly to the ground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拋擲土丸以逐禽獸。 |
出處 |
漢·趙曄《吳越春秋·勾踐陰謀外傳》:“孝子不忍見其父母為禽獸所食,故作彈以守之,絕鳥獸之害。故歌曰‘?dāng)嘀窭m(xù)竹,飛土逐害’之謂也?!?/td>
|
例句 |
古代有個(gè)國家名叫魯國,國王派了一位大臣去打擊邊境上的土匪。這位大臣經(jīng)過艱苦的努力,成功地把土匪趕出了國境,使得國家恢復(fù)了安定。這個(gè)故事后來就成了成語“飛土逐害”的典故。 |
補(bǔ)充糾錯(cu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