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浦非樂戰(zhàn)。
負重切君臨。
我皇秉至德。
忘己用堯心。
愍茲區(qū)宇內。
魚鳥失飛沉。
推轂二崤道。
揚斾九河陰。
超乘盡三屬。
選士皆百金。
戎車出細柳。
餞席遵上林。
命師誅后服。
授律緩前禽。
函轘方解帶。
峣武稍披襟。
伐罪芒山曲。
吊民伊水潯。
將陪告成禮。
待此未抽簪。
沈約(441~513年),字休文,漢族,吳興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(宋、齊、梁朝時期)文學家、史學家。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。
沈約是齊、梁文壇的領袖,學問淵博,精通音律,與周颙等創(chuàng)四聲八病之說,要求以平、上、去、入四聲相互調節(jié)的方法應用于詩文,避免八病,這為當時韻文的創(chuàng)作開辟了新境界。其詩與王融諸人的詩皆注重聲律、對仗,時號“永明體”,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。著作有《宋書》、《沈隱侯集》輯本二卷。又曾著《四聲譜》、《齊紀》等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