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雀伺蟬
huáng què sì chán
be unaware of one's own danger
“黃雀伺蟬”的成語拼音為:huáng què sì chán,注音: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ㄙˋ ㄔㄢˊ,詞性:主謂式;作分句、定語;含貶義,年代:古代成語,出處:漢·劉向《說苑·正諫》:“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,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。黃雀延頸欲啄螳螂,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?!?,基本解釋:螳螂正要捉蟬,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。比喻禍事臨頭還不知道。,例句:唐代·杜牧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》:“眾蟬十蟬俱黃雀,一振赴云隨清籟?!?
拼音 |
huáng què sì chán |
注音 |
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ㄙˋ ㄔㄢˊ |
詞性 |
主謂式;作分句、定語;含貶義 |
英文 |
be unaware of one's own danger |
年代 |
古代成語 |
解釋 |
螳螂正要捉蟬,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。比喻禍事臨頭還不知道。 |
出處 |
漢·劉向《說苑·正諫》:“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,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。黃雀延頸欲啄螳螂,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?!?/td>
|
例句 |
唐代·杜牧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》:“眾蟬十蟬俱黃雀,一振赴云隨清籟?!?/td>
|
補充糾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