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有自然法則,人也有自然法則。美妙香脆的味道,醇酒肥肉,甜適可口但有害身體;皮膚細嫩、牙齒潔白的美女,令人衷情但耗人精力。所以去掉太過分的吃喝玩樂,身體才會不受損害。權(quán)勢不應(yīng)表露無遺,而應(yīng)保持本色,無為而治。政事在地方,要害在中央。圣明君主執(zhí)掌著要害。四方臣民都會來效勞。只用冷靜地對待臣下,臣下自會辦好事情。天下既已平安無事,君主就可以從靜態(tài)中觀察動態(tài)。文武官員既經(jīng)設(shè)置,君主就可以廣開言路接待他們。不要變更,不要改動,按照自然和人類法則去行動,不停頓地做下去,這就叫遵循事理。
事物有它適宜的用處,才能有它施展的地方,各得其所,所以上下無為而治。讓公雞掌夜報曉,讓貓來捕捉老鼠,如果都像這樣各展其才,君主就能夠無為而治了。君主顯示自己的特長,政事就不能辦成。君主喜歡自夸逞能,正是臣下進行欺騙的憑借;君主喜歡惹事生非,賣弄口才和智力,正是臣下加以利用的依托。君臣職能顛倒著使用,國家因此得不到治理。
運用道的方法,要把確定名分放在首位。名分恰當,事情就能確定;名分偏頗,事情就會走樣。所以圣人按照統(tǒng)一規(guī)律而采取虛靜態(tài)度,使名分自然形成,讓事情自然確定。既然不事雕琢,下面也就純正了。據(jù)此加以任用,使他們自行辦事;據(jù)此給予任務(wù),他們將會自行完成;恰當?shù)匕才潘麄?,使他們都能自動地盡職盡責。君主根據(jù)臣下的主張用人,如果不清楚臣下的主張是否恰當,那就再考察臣下的行動。言行既經(jīng)綜合審定,然后酌情給予賞罰。賞罰確實可信,臣下就會獻上真心。
謹慎地處理政事,等待自然規(guī)律去起作用。不要喪失治國綱領(lǐng),才有可能成為圣人。圣人之道,要排除智和巧;如果智巧不能排除,就難以維持正常秩序。平民使用智巧,自身多有災(zāi)殃;君主使用智巧,國家就會危亡。遵循自然的普遍規(guī)律,返回到事物的具體道理,深入觀察,交互驗證,尋根究底,終而復始。虛靜之后,不會再用到主觀意愿。凡是君主的禍患,一定是有著相同的起因,真要是能不讓它們發(fā)生,全國民眾就會一致服從。
道,是弘博廣大而沒有形狀的;德,是內(nèi)含道理而普遍存在的。至于萬事萬物,都會自然而然地汲取一定量的道和德,都會發(fā)展興盛而不能像道和德一樣安溫寂靜。道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,通過潛化滲透而命定事物;特定事物有著特定的生死周期。雖然名稱交驗,事物各異,但卻無不貫通著同一的普遍規(guī)律。所以說:道和它所生成的萬物不相同,德和它所包含的陰陽不相同,衡器和它所衡量的輕重不相同,墨線和它所矯正的彎曲不相同,定音器與影響聲音的干濕不相同,君主和他所任用的臣子不相同。所有這六神情況都是道衍化出來的。道是獨一無二的,所以說它是一。因此,明君尊重道的獨一模樣。君臣不同道,臣下用主張向君主祈求。君主執(zhí)掌著臣下的主張,臣下貢獻出一定的事功。事功和主張交驗相符,君臣上下的關(guān)系就協(xié)調(diào)了。
君主聽察的方法是,根據(jù)臣下發(fā)表的言論,反過來作為他們應(yīng)該做出的實效。所以要審核言論來確定職位,弄清是非來辨析類別。聽察言論的一般原則,就像大醉一樣模模糊糊。群臣紛紛動嘴動舌,我總也不先開口;群臣紛紛動嘴動舌,我越發(fā)裝得糊糊涂涂,讓他們自己去條分縷析,我從而加以了解;是非一起集中上來,君主并不卷入。虛靜無為是規(guī),律的固有屬性,交叉連結(jié),是事物的本來面貌。從聯(lián)系中檢驗事物,從聯(lián)系中發(fā)現(xiàn)規(guī)律。根本規(guī)律不加變更的話,任憑事物怎樣運動也不會出現(xiàn)失誤。動蕩吧,紛擾吧,君主仍舊要用無為原則加以處理。表示喜悅,就會惹事;表示厭惡,就會生怨。所以要排除愛憎,空下心來,作為道所。君主不和臣民共事,臣民才會尊敬君主;君主不和臣民議事,要讓他們自己去干。君主關(guān)閉起門戶,從室內(nèi)觀察庭院,近在咫尺,全在眼前。該賞的賞,該罰的罰,根據(jù)他們的所作所為,各自受到相應(yīng)的處置。善惡一定受到賞罰,誰還敢不誠實?規(guī)章制度既經(jīng)設(shè)置,其他方面從而確定。
君主不能神秘莫測,臣下就會有所憑借;君主行事不能得當,臣下將會引為成例。如天如地,該賞就賞,該罰就罰;如地如天,哪個疏遠,哪個親近?能像天地一樣,才能稱為圣人。想治好宮中,要設(shè)置官員但不可親近;想治好宮外,要每個官職只設(shè)置一人。不讓他們肆意妄為,他們怎能越職侵權(quán)?大臣的門下,就怕人多勢大。凡是極佳的治理狀態(tài),就是臣下不能得到非法報償;名實切合,臣民才會安守本分。丟掉這些另尋出路,就是最大的迷惑;刁民就會越來越多,奸臣就會遍布君側(cè)。所以說,不要使人大富裕自己反而去借貸;不要使人太顯貴自己反而受逼迫;不要專門信任一個人自己反而喪失國家。小腿比大腿粗,難以快跑。君主失去神秘莫測,老虎就會跟隨其后。君主仍不察覺,老虎就會偽裝成狗。君主不能及早制止,狗就會不斷增加。等到老虎成了群,就會共同殺掉君主。做君主的沒有忠臣,還有什么國家可言?君主施行他的法令,大虎就會害伯;君主施行他的刑罰,大虎自會服貼。法令刑罰如果堅決執(zhí)行,老虎就會重新變成人,恢復他的本來面目。
想治理國家,必須除掉朋黨;不除掉朋黨,他們將越聚越多。想治理國家,必須賞賜適當;賞賜不當,亂臣就會要求更多。他要什么我給什么,是借給仇人斧頭;借給仇人是不行的,他將用斧頭來砍我。黃帝說過這樣的話:“君臣之間一天內(nèi)就有上百次沖突?!背枷码[藏私情,用來試探君主;君主掌握法度,用來制裁臣下。所以律令的設(shè)立是君主的法寶;朋黨的形成是臣下的法寶。臣下不殺君主的原因,是朋黨還未形成。所以君主失掉一尺,臣下就得到一丈。統(tǒng)治國家的君主,不使封出去的城邑擴大;服從法治的大臣,不使屬下的私家顯貴。懂得治國之道的君主,不使他的臣下顯貴;如讓他們貴了富了,他們將取代君主。防備危險,怕出亂子,趕緊設(shè)立太子,禍患就無從發(fā)生。宮內(nèi)搜索壞人,宮外防備奸臣,君主必須親自掌握法度。對爵高祿厚的人要加以削減,對爵低祿薄的人要予以增加;減少和增加都要有分寸。不要使臣民緊密勾結(jié),共同欺侮君主。減少爵祿像月亮般逐漸虧蝕,增加爵祿像物體受熱般逐漸增大。簡明法令,謹慎誅罰,該罰的都一定要罰。
不要放松你的弓,防止一個窩里有兩只雄鳥。一窩棲居雙雄,必然大事爭斗。豺狼在羊圈里,羊就不會增多。一家有兩個尊貴的,事情就會沒有成效。夫妻共同當家,孩子就無所適從。
做君主的,要像經(jīng)常劈削樹木一樣整治臣下,不要使樹木枝葉茂盛;樹木枝葉茂盛,將會充塞官府;私門將會富實,公門將會空虛,君主將受蒙蔽。經(jīng)常劈削樹木,不要使樹枝向外伸展;樹枝向外伸展,將會威逼君位。經(jīng)常劈削樹木,不要使枝粗干細;枝粗干細,將會經(jīng)不住春風;經(jīng)不住春風,樹枝將會損害樹心。公既多,大宗憂嘆。制止的辦法,就是經(jīng)常劈削樹木,不要使枝葉茂盛。樹木經(jīng)常劈削,朋黨才會離散。掘掉樹根,樹木就沒有生氣了。填塞洶涌深淵,不要讓水奔騰。探測臣下的陰謀,剝奪臣下的威勢。君主使用起威勢來。要像電閃雷鳴一般。